在智能制造装备的广泛应用中,操作员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进行作业,如操作机械臂、控制台等,这无疑增加了患上“肩周炎”的风险,肩周炎,又称肩关节周围炎,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,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、活动受限等症状,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操作员的生活质量。
预防措施一: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
操作员应遵循“工作-休息”原则,每工作45-60分钟后,进行5-10分钟的休息和伸展运动,如旋转肩膀、颈部放松等,以缓解肌肉紧张。
预防措施二: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备
企业应考虑引入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智能制造装备,如可调节高度的操作台、符合人体曲线的座椅等,以减少操作员因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而导致的肩部压力。
预防措施三: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
企业应定期组织操作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,特别是针对肩部、颈部的检查,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,对于已经出现肩周炎症状的操作员,应立即停止相关工作,进行专业治疗和康复训练。
预防措施四:加强职业培训与意识提升
企业应加强对操作员的职业培训,提高他们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,通过定期的培训课程、宣传资料等方式,让操作员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设备、如何进行日常的自我保健等知识。
预防“肩周炎”在智能制造装备操作中的发生,需要企业、操作员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,通过合理的安排、科学的设计、定期的检查和培训,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操作员患上职业病的风险,保障他们的健康和企业的持续发展。
添加新评论